秦州区委编办多举措化解项目人员入编难题
为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,激发项目人员工作积极性,秦州区委编办积极作为,针对编制紧缺现状,多管齐下解决项目人员入编难题。
一是坚持总量平衡,有增有减的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原则。区委编办积极探索创新编制管理模式。一方面,对全区编制资源进行统筹调配,通过“瘦身”与“健身”相结合,对职能弱化、任务减少的单位编制进行适当核减,将收回的编制优先用于保障重点项目人员入编;另一方面,设立人才专项周转编制池,专门用于解决项目人员临时性、阶段性编制需求,实行“专编专用、人走编收、循环使用”,方式,积极盘活编制资源。
二是扎实调研,摸清底数。区委编办对全区各单位编制使用情况、人员结构以及项目人员分布等进行全面梳理。通过与各项目人员主管部门沟通交流,详细了解项目进展、人员需求及稳定性等因素,建立项目人员信息台账,精准掌握入编需求底数,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。
三是制定方案,有序推进项目人员入编工作。为确保入编工作公平公正、公开透明,区委编办严格规范入编程序。制定详细的项目人员入编实施方案,明确入编条件、选拔标准、考核办法等,通过公开报名、资格审查、笔试面试、公示等环节,层层筛选,择优确定入编人员。同时,加强对入编工作全过程的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,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。
截止9月底已有108名项目人员成功入编,其中56人安置在区直部门、52人安置在乡镇街道,涉及三支一扶31人、进村进社48人、基层旅游5人、乡镇文化站3人、基层兽医4人、基层涉农6人、基层社保6人、乡镇卫生院1人、大学生西部计划2人、农村中小学教师2人,有效提升了项目团队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。












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341号